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炎夏知行·实践有声⑧|明理书院赴金桥社区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青春脚步丈量社区 志愿行动扮靓家园

7月10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明理书院怡四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郑州市金桥社区,开展主题为“青春进社区·服务促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通过身体力行的志愿服务,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在实践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深入基层察实情 政策宣讲零距离

实践团首站抵达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社区的基本构成、人口特点、服务范围以及当前重点推进的民生政策,特别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具体要求和标准。队员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并就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养老服务、青少年活动、垃圾分类政策等,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以前对社区工作的理解比较模糊,这次面对面交流,真切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细致与不易,也明白了我们作为居民应该如何更好地配合社区管理。一位队员在交流后感慨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社区服务中心聆听介绍

挥汗如雨齐动手 扮靓家园助创文

了解政策是基础,付诸行动是关键。实践的第二环节聚焦社区环境卫生整治。队员们拿起扫帚、簸箕、垃圾夹等工具,分组行动,对社区内的公共区域展开了地毯式清洁。他们重点清理了绿化带内的白色垃圾、烟头,清扫了道路上的落叶、杂物,擦拭了公共宣传栏和健身器材。烈日炎炎下,同学们挥汗如雨,但干劲十足,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看着焕然一新的社区环境,路过的居民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用自己的双手让社区变得更干净整洁,虽然累,但非常有成就感,也深刻体会到城市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意义。实践团成员表示。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社区内进行卫生清扫

规范停放倡文明 畅通安全我先行

在环境清扫过程中,队员们发现社区内部分非机动车(尤其是电动车)存在随意停放、占用消防通道和公共道路的现象,既影响环境美观,也存在安全隐患。实践团随即开展了第三项行动——“清障保畅电动车规范停放志愿服务。同学们两人一组,将散乱停放在单元门口、楼道内、主干道上的电动车、自行车,逐一搬移至社区划定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并摆放整齐。同时,对现场停车的居民进行文明劝导,宣传规范停车的重要性。很多电动车很重,搬运确实需要力气,但想到能消除安全隐患、让社区道路更畅通,再累也值得。希望我们的行动能带动更多居民自觉有序停放。一位正在搬运电动车的队员说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协力规范摆放非机动车

精神收获砺担当 青春实践续新篇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及时进行了总结分享。队员们一致认为,这次沉浸式的社区实践,让大家跳出了书本和课堂,真正走到了社会服务的第一线。在了解社区运行中感知了基层治理的温度,在挥洒汗水中体会了劳动的光荣与奉献的快乐,在规范车辆停放中践行了文明公约的责任。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体力劳动,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社情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大家深刻认识到,建设美好家园、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和点滴付出。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主动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大课堂,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此次社区实践活动,有效搭建了青年学子与基层社区沟通的桥梁,增强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实际行动为郑州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添砖加瓦,展现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子昂扬向上、乐于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

(初审:史博丞   复审:谢艳丽   终审:刘文升)



上一条:炎夏知行·实践有声⑨|明理书院赴漯河市召陵区供销合作社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下一条:炎夏知行·实践有声⑦|明理书院“薪火乡传”社会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